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角声| 从一则真实故事,换一个角度谈谈何为文化和文化更新?

作者: 钟觅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2月04日 08:36 |
播放

最近,笔者听了一个牧者分享的真实故事:

在美国的一个小城,有一个教会持续为城市的属灵氛围的改变祷告,希望有圣灵的工作。然后发生了这样的一个事情
——有一天有一位男士在类似麦当劳的外卖窗口买汉堡和咖啡,专门多点了2杯咖啡送给后面的人;
之后后面来买的人被告知前面的人多买了一杯咖啡送给他,于是他也多点了一杯咖啡送给后面的人;
再后面的人也这样做了....
一直这样的传递持续了4-6个小时之久。
逐渐,这种分享、互助和传递的价值观成为这个城市新的文化和风气。

这个故事带给笔者很多关于文化的启迪。

文化除了形而上学,还有生活方式

基督教入华后其实就非常重视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比如在明朝时天主教最早的入华传教士之一的利玛窦他所提出的“合儒,补儒,超儒”就是一个著名的先例,新教200年前入华后也有很多传教士采用的是类似的路线。

直至今天,不少基督徒依然很重视和中国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也有许多基督徒和学者在基督教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对比和研究领域投入了很多付出和心血,虽然显示是两者之间仍旧因为历史和社会等很多原因有很多误解和张力。

笔者不否认在理论、思想、学术、知识性的等领域做这些文化融合和更新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小故事让人可以看到文化还有另外一个很大的外延是很值得重新看待的,就是除了很多形而上学的概念、理论之外,文化的形成和沉淀、固化、更新和改变其实和具体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文化的内涵太过于丰富,我们常常以一个“文化”的词汇都总括概之,不管是语言也好、或者理念也好,知识也好,或者风俗传统也好,生活方式也好,这些都可以统统放在“文化”的袋子里面。就如谈及文化的概念,大部分抽象的说法是人类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可以说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更更具体去看的话,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都可以放在里面。

就是因为它如此广泛,所以常常我们如盲人摸象,只是抓住一部分或者认识一部分,同时也正是因为它如此广泛,所以可以说它不仅仅和有知识、懂理论的“文化人”有关系,其实更是与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息息相关。

这里,笔者只是想说我们在谈文化和文化更新时,不能只是局限于和理论相关的形而上学层次,当然这个是很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我们过去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很多根本性的三观的层次,是非常深远和关键性的角色。

但与此同时,文化还有另外一翼,是值得我们看重的,就是具体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社会风气。比如当下很多的热词:躺平、互撕、买买买、高额彩礼、相爱相杀、拒绝生育、春节回老家攀比等等。

好行为可以成为蝴蝶的翅膀

回到文章开头的例子,这其实就是一个文化更新的真实案例。过去的这个城市并非这样重视温暖和互助,但因为有一个人重视这样的价值观,并且他做出了一个小小的、实际的行动,而感谢的是,这样的行动传递了下去,于是出现了这样的一条“爱心链”,然后这样的行为带来了一种新的正面的风气,之后它逐渐延伸、扩展和沉淀,成为了这个城市新的文化。

我们有好的价值观吗?很多基督徒常常自豪或者自信于我们是有好的价值观的,比如慷慨、爱心、分享、怜恤等等。对,这些都是很好的价值观,而且不仅我们有,很多人群都有也有渴慕这样的价值观。

有好的价值观是很好的,但它只是好像一个种子一样,是需要有实际的、真实的、哪怕是小小的行动——唯有行动才能外化和彰显价值观。价值观而言,任何人、任何人群可能都有很好的价值观,但到底谁能转化、做出实际的行动才是评判的基本标准,而非只是口号或者理念层次。

而当有真实的好的行动时,在很多条件和因素的加持下,有可能转化为一种或者正面或者负面的氛围。当然并非所有好的行为最后都能带动一种新的氛围,但若无好的行为,一切都是妄谈。

而当很多类似善的行为、好的行为如堆沙成塔一般,滴水石穿一般,逐渐稳定或固定下来,很有可能形成新的文化,然后再逐渐沉淀成为价值观的一部分。

这就是一个循环。

可以说,基于好的价值观去做的那些好行为,就好像蝴蝶的翅膀一般。若上帝眷顾和使用,可能很多时候它能够引起蝴蝶效应——微小的行动带动一个长期的、深远的连锁反应,带来持久的更新。

曾经那些传教士做出的蝴蝶效应

——杀女婴的文化更新

历史上,很多近200年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做过类似的很多事情。比如在当时的晚清的中国,其实溺婴是一种文化——如果生了女孩,直接溺死。现在你去一些南方地区的城市,仍旧可以看到当时很流行的“婴儿塔”就是为了抛弃女婴设计的,塔里面常年有火,女婴生下来父母不养的话就直接扔进去让她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结束掉生命。当时的晚清民众、士绅、官府都早已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然而,当时很多来华的女传教士看到这野蛮的行为大为震惊,他们开始大声疾呼,还有收养弃婴,为她们办女校等等。最终,清政府宣布杀婴犯法。

正是因为们的价值观是每个人都是宝贵的,女人和男人一样都是上帝的形象,然后基于这样的价值观,她们做出了许多具体的行为,积沙成塔,在她们的行为和其他因素的促使下,终于形成了新的氛围、风气,观念改变,最终形成了新的文化,而随后又称为了新的价值观的一部分:女人也是宝贵的。而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性都应该感谢那些先驱者。

——缠足的文化更新

除了这样的文化,再比如从宋朝开始流行起来的裹小脚文化和它在晚清的废除,更是一个经典的案例。

今天我们去查“缠足”,会发现首先对它的界定是“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习。”但是在晚清之前,它被看做是最主流、最正当的一种文化。

在中国古代审美观念上,所谓的女性美就是要体现出她们“阴柔”的一面,就是娇小、柔弱、娴静以及要有柔和的曲线等等。自“小”而言,樱桃小口、瓜子脸、杨柳细腰都是女性美的特质,至于脚也不例外。这就是当时的价值观,而当宋朝皇室和上层零零星星开始陆续流行这种行为时,它开始形成一种氛围。

学者高洪兴专业著作《缠足史》考证,缠足开始于北宋后期,兴起于南宋。明清时期缠足进入鼎盛期。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 不论贫富贵贱,都流行缠足。

今天我们去读当时的文人骚客留下的许多诗赋,赞美小脚“莲步娉婷”,什么“踏春有迹” ,“步月无声”,还有诗道“一弯软玉凌波小,两瓣红莲落步轻”,就可以看到当时以小脚为美的畸形的社会时尚导致了当时人们把小脚视为女性美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最重要的条件。

于是,这种新的文化形成了。而这种畸形的文化占据了主流人群500多年。这是让人震惊的,这500年间竟然没有男性士大夫或精英人士发起任何废除缠足的呼声,反而都以为美。

价值观——行为——氛围——风气——文化——传统,这一条线逐渐走下来,1200-1800年代的女性就在这种传统中被深深压榨。

当来华的传教士尤其是女传教士们看到缠小脚的文化和传统时,他们震惊了,他们并未觉得这个就是值得尊重的传统。在他们的价值观中,健康为美、天然为美,于是开始发起天足运动,并且做出各种具体行为,最终转化了氛围和风气,社会以天足开始作为时尚,最终形成了新的文化。

新的价值观——行为——氛围和风气——新的文化形成,这一条线走件走下来,1900年代的女性开始在新的文化中被解放出来,直到今天的2023年,而未来还会持续。

今天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今天这个时代也是一样,我们所身处的时代有形形色色的文化,哪些生活方式是对的、哪些风气是好的?哪些是可以继承的,哪些又是需要更新的?

就如前文说到的比如当下很多的热词:躺平、互撕、买买买、高额彩礼、相爱相杀、拒绝生育、春节回老家攀比等等。这些事对还是错?圣经怎么看?

基于我们的圣经性的价值观,我们是要去分辨和判断的。而不仅仅要分辨和判断,上帝还赋予我们再创造的能力——更新的能力。

这种能力并不取决于我们口里说了什么,而是基于我们需要去行动,做出哪怕是小小的、真实的行动,去关怀、去爱身边的那些具体的人,去做出那些温暖的、馨香的具体的行动——即使是很小的,而这些行动可以成为新的文化的种子、新的文化形成的土壤,让我们变得更美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可以说,今天的我们任重而道远,愿上帝的恩典与智慧与我们同行。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